资讯

  资讯中心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
经历整个项目从0到1,再经历从V1.0逐步运营迭代到现在的V1.31。过程中有许多挖坑又填坑的事情,培养了自己更加严谨的思考方式。比如从需求了解、基本事件流程梳理、异常事件处理、考虑前置条件和触发事件等等。涉及多终端、多平台的,再简单的需求也要多多考虑。本文作者负责了一个四川省农民工服务平台的创建和运营,对此进行复盘,并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,与你分享。

下面是对这个项目的简单总结。

一、APP简介

状态:安卓版APP已经上线,未正式推广

最新迭代版本:蜀乡亲V1.31

负责板块:APP产品原型、设计、测试

Slogan:

“四川省农民工业务一站式服务”

“为四川省农民工及其家庭打造的综合服务应用”

LOGO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项目管理工具:TAPD、蓝湖

项目时间:2019年4月-至今

衍生项目:仁寿专区H5、农民工数据展示后台;

开发背景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项目时间由2019年4月开始至今,主要为川籍农民工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,平台建设包含软、硬件、建设、运营、迭代等方面。

一个TOG、TOC相互结合的大型项目。APP整体依托于农民工平台运行,信息数据对接农民工CMS后台管理、政务服务和用户数据对接四川一体化平台、便民服务和乡村资讯对接四川益农服务网、招聘服务对接四川公共招聘网。

蜀乡亲APP是农民工服务平台中最重要的客户端。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倾心为全省2500万农民工量身打造的专业化、精准化、人性化的服务平台。根据省委、省政府的工作部署,省大数据中心牵头会同10余个省级部门,与四川电信、腾讯公司等协作单位联合打造了该平台。

农民工服务网平台具有信息服务、在线办事、互动交流三大功能。该平台还量身定制了农民工最关心的就业招聘、返乡创业、家乡发展、权益维护等20个方面的信息服务内容。APP将全面对接平台所有的功能,无缝链接平台信息服务。

APP提供两个方向的信息服务,一方面精准推送所在地和关注地的务工信息,让农民工尽快找到工作;另一方面精准推送市县乡村4个层级的家乡信息,让农民工及时了解家乡发展情况,引导其回乡创业。

二、项目重点事件

2019月03日:彭清华主持召开农民工工作专题会议

2019年08月01日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

2020年09月22日:副省长曹立军调研四川农民工平台建设使用情况

2020年10月10日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正式移交

三、用户分析

3.1 TOC前端产品用户

直接服务的用户为川籍农民工,用户基数大,将近2500万;前端用户普遍是年龄偏大、学历一般的进城务工农民工,对于智能手机操作熟练程度一般,希望APP能简单、易操作;

通过对国家统计局去年的农民工数据,来整体了解下农民工这个群体的特征。

以下是来自国家统计局2019年的农民工数据:

首先是对农民工的定义:户籍仍在农村,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。

根据工作地点对农民工进行划分:

  • 本地农民工: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。

  • 外出农民工: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。

3.1.1 先看总量

农民工总量趋势是逐年上涨: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,但增速逐步放缓;面对这么庞大的农民工人群,对于产品设计运营来说,需要考虑整体的容量负载均衡。

(APP上线试运营以来,在未正式推广的情况下,注册用户已超过110万,PV超过550万)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3.1.2 年龄、性别、学历分布

男性占多数(64.9%),农民工人均年龄逐步老龄化(平均年龄36岁);学历大多为初中(56%);

针对年龄大,文化教育程度一般的大部分群体,设计产品更要考量易用性、简单操作。

(根据来自政府基层人员的反馈,大部分农民工对线上办事服务了解很少,对于新技术、新APP接受程度低,大多使用安卓手机、常用的APP有抖音、头条、微信)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3.1.3 就业、收入分布

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逐年增加(50.5%),从事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人员占比逐年下降(49.1%)。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态势良好发展,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也开始有所变化。农民工月均收入3962元,比上年增加241元。

(政府大力倡导发展乡村经济,引导农民工在本地就业、创业。受今年疫情的影响,本地化的就业形式将更显优势,本地化的农民工服务会进一步加强)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3.1.4 婚姻、子女教育、文化

农民工有配偶的占80.2%;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为99.5%;随迁子女教育入学难、费用高的问题,困扰着在外的务工的农民工。

同时带来的问题是3留守的问题:留守儿童、留守老人、留守妇女。

(政府希望建设的农民工平台能作为基层管理的大数据库,能实时掌握扶贫的动态数据,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、留守人员的问题带来数据支撑)

3.2 TOG、TOB后台CMS用户

后台发送、管理信息的用户、权限分配涉及到省/市/县/镇/乡多个层级的基层政府人员,负责平台信息运营,数量庞大近10万的账号;该部分用户对于电脑操作熟练程度一般,希望后台相关产品能够简单、易操作;

四、需求分析

用户分析完,能得到一些大概的需求。但是具体的需求怎么来,又怎么落实到产品功能上面?下面就来唠唠。

4.1 TOG需求

APP一方面是要满足TOG的需求:

  • 首先是政府发布权威信息的一个渠道平台(信息上传、发布、审核功能)。

  • 也是提供便民、政务服务的一个权威窗口(四川政务服务网有40项与农民工息息相关相关的办事服务需要对接)。

  • 需要建立农民工大数据库(农民工实名制数据管理)、数据看板、指挥舱,提供解决就业(需要对接四川公招网、成都微就业)、培训(成都网络职业培训学院)等数据支撑等(运营数据看板展示)。希望能掌控数据、安全等。

  • 提高农民工文化素养,分享健康、金融、防骗相关知识。

  • 提供的参考材料,也是TOG需求的来源:《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十六条措施》《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》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将TOG的需求进行归纳总结,并提炼至相关开发的功能点,展示如下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4.2 TOC需求

另一方面结合农民工用户调研,解决农民工切身实际的需求。最为迫切的是务工招聘的需求,其次是学习、技能培训类的需求,工作保障、法律维权,交通出行,返乡创业等。

把需求分类、整合成产品的功能,如下图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4.3 电信产品应用与推广

得益于四川电信多年来对农村扶贫的经验,结合现有的产品、资源进行农民工平台的建设,发挥1+1大于2的作用。

也正是四川电信拥有的资源,得到这个项目的建设机会。一方面可以将现有产品应用起来,同时也起到了推广宣传的效果。

比如农村扶贫方面建设起来的益农社,专门为乡村管理打造的乡村广播,为解决贫困地区的就业创业问题的天虎云商。下面将此次接入的电信产品做一个整理、展示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4.4 需求归纳、总结

三方的需求可以说是紧密结合并联系到一起,此次APP做一个综合性的平台,联合各方功能、服务。目的也正是打造农民工一站式服务平台。

为避免分类杂乱,划分不清,各平台交互不一,体验各不相同。最好的方式是调用接口,而我们重新设计一套规范的交互方式,给用户统一、简易、方便的操作。这方面做的行业标杆的有支付宝的市民中心、微信的城市服务、天府市民云等大佬的产品。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按最常用的功能分门别类依次排序,所有的服务通过小程序无缝链接,具有良好的交互体验,可以作为交互体验设计的参考。但是这些产品功能打造都是针对普通市民,是用完即走的这么一类工具,而对于农民工产品设计就不太合适了。

五、功能结构

关于APP的功能结构设计,首先把所有的功能集合到一起,再分各类。发现了有规律可循,一共三大类,办事服务类,新闻资讯类,乡村展示类,然后第一个方案就这出来了。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5.1 方案一

资讯信息、办事服务、家乡、我的,按照产品功能类别来划分;结构简单,清晰,是一种非常常用、简单的分类方式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不足:

办事服务使用频率低(查社保一个月一次、找工作、维权、几个月一次),占据一大分类,显得有点鸡肋,只放一个入口又显得不够重视。

工具化的产品设计显然不入甲方法眼。

但是在农村展示类方面,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,降低办事服务占比,只显示常用的服务,同时兼顾资讯、政策、综合服务混合展示的方法。

于是有了第二种方案:

5.2 方案二

按地域划分,省/市/乡/我的;

  • 首页:作为权威政策、信息、政务服务的展示(省级信息展示);

  • 城市:解决农民工进城后,定位于当地务工需要解决的就业、培训、出行的需求(市级信息展示);

  • 家乡:解决返乡创业、务工的需求(村级信息展示);

不足:

虽然为上线版本,但是也有信息杂乱的弊端,与主流APP信息流的方案,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。信息更新一天一次,用户如果一天内多次刷新,也可能刷不出新东西来。用户体验有点落差。

但是作为一个代表政府的权威的产品,也是需要跟主流产品有所区分。

对接三方服务多,大部分未优化,交互体验差,如招聘、12345直接跳转到三方平台,只提供入口。

当然,这也是时间匆忙上线的原因,也是未来优化的方向。

整体架构图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对接的三方服务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页面结构图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六、APP功能

APP1.0版本以保障最低上线要求,根据APP软件功能的必要性与实际开发、上线时间的考量,将功能以高、中、低3个档位划分重要性。

  • 高——软件必须实现的功能,用户有明确的功能定义和要求;

  • 中——软件应该实现的功能,用户的功能定义和要求可能是模糊的、不具体的、或低约束的,但是这类功能的缺少会导致用户的不满意,因此这类功能的具体需求应当由需求分析人员诱导用户产生并明确;

  • 低——软件尽量实现的功能,并可根据开发进度进行取舍,但这类功能的实现将会增加用户的满意度。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七、产品原型

产品已经迭代至V1.31,原型有出入的,以上线版本为准。

APP主要提供信息、政务服务、招聘、培训服务。APP打通农民工平台、四川政务网、四川公招网、成都微就业等,为农民工提供综合一站式服务,这里展示部分原型:

首页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城市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家乡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我的:

蜀乡亲APP项目总结: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

八、总结

TOG+TOC的产品设计,需要关注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,关注农民工群体、后台运营人员的基本特征和需求。涉及复杂交错的众多需求,需要科学进行信息架构的分类,将其对应到每个产品功能上,最后进行功能的整合。是一个由大到小,化繁为简的一个过程。

以政府部门为甲方主导的合作项目,更多的需要大家发动主动思维。既要针对甲方的需求提出问题,更要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,方便相关负责人在百忙之中审阅或拍板,让项目进度控制在截止时间内。平时做好方案、备用方案,减少因为突击汇报造成鸡飞狗跳的情况。

产品设计尽量减少运营的坑,既要考虑正常流程,更要完善异常流程。比如一天上报几万条信息无法审核的情况,重复上报、无效信息处理等。对接的三方服务,对方突然下线、服务不可用、未知错误等情况,虽然不是自己的功能,也无法掌控,但是会给APP带来较大负面影响。未及时发现处理会带来用户流失的风险。需要做好风险控制,形成定时测试的机制等。

友情链接

  • app推广平台
  • APP推广
  •  
    QQ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