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
资讯中心
2011年的手机QQ,纪念与微信战斗的日子
我比较幸运。刚毕业,就去了大厂。不仅是大厂,还是产品经理们梦寐以求的腾讯。不仅是腾讯,还是腾讯最核心的产品之一,QQ。不仅是 QQ,还赶上了当时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,我做的是手机 QQ。
我在腾讯从 2011 待到 2013 年,2 年间,虽然都是在做手Q 相关的业务,但还是经历了很多。
与微信的战斗、移动互联网的崛起、公司级的组织架构变动...
过程还是蛮精彩的。
01、入行
2011 年 9 月,作为实习生入职的第一天,我被布置了一个作业,写一篇手机 QQ 新版本的软文。
软文???...(此处省略 1 万个问号)
这什么鬼?
我真的才知道,各大媒体上的评测文章,都是官方写好再发给媒体的。
就这样,我的产品经历从这项运营工作开始了。现在回想起来,还真是非常感谢这个经历,让我从入行起就知道了产品运营不分家的道理。
那时的移动互联网,还是非常不成熟的原始时代。那时候根本不叫移动互联网,叫无线互联网,我所在的手机 QQ 产品部,上级部门叫 3G 产品部,整个行业都拖着运营商 CP 的尾巴。
那个年代,产品行业也很初级。大家都在用word写古董级的产品文档,每个需求要分为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,每个功能里面得写明输入、输出以及中间的处理流程,浓浓的传统 IT 企业风格。
那时的手机QQ,其实已经跟现在的手机QQ信息架构差不多了,整个App分为「QQ」、「Qzone」、「我的」三个Tab。
不过,我们面临两个很大的问题:移动网速慢、机器性能差。
我们发现,安装包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用户量。于是我们做了一次尝试,将QQ和 Qzone 分为两个独立小 App,又做了第三个小 App——QQ个人中心,用来统一收取 QQ 和 Qzone 的消息,三个 App 之间通过 Android 的 intent 机制无缝跳转。
这次改造并不成功,原因是三个 App 的关系太过复杂,用户难以理解,而且我们低估了网络和设备和的发展速度。很快,QQ 个人中心这个产品就被拿掉了。
我的前半年,基本就在折腾这些事情。
02、微信来了
2012 年,大家发现,微信来了。
其实微信早就来了,QQ 也很早就关注到了它。不只有微信,还有米聊等一大堆的类似产品。那时候,我们把语音的功能叫做 PTT 对讲(Push To Talk)。
微信、米聊这类出生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兴社交产品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,没有 QQ 原来设置的「在线」概念。无论何时,用户的头像都是亮的,你随时发消息给 Ta 都能 Push 到手机的系统通知里。这个功能,我们内部叫做离线消息 Push。
我入职一个月的时候,在内网的学习平台KM上写了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从用户价值的角度谈手机QQ的市场竞争》,其实讲的主要是米聊和微信对QQ的威胁。
我建议手机 QQ 要及时跟进,加入语音 PTT 对讲消息、离线消息 Push、合并当时已经分开的 QQ 和 Qzone,甚至我提出了以手机 QQ 为基础构建开放平台(那时候微信还没火,更别说公众号了)。
这篇文章当天就被顶为站内头条,公司同事们在评论区激烈讨论,我还因此在组内小火了一把。
后来,手机 QQ 很快就加上了 PTT 对讲和离线 Push 功能。
可惜,一直没有流行起来。
为什么?
因为 QQ 有沉重的历史包袱。
一是,那时候的 PC QQ 仍然如日中天,手机 QQ 只是附庸。你手机 QQ 发个语音过来,我在电脑上怎么听?就算能听,我怎么用语音回?一旦没有用语音互聊的场景,发语音就显得特傻。
二是, QQ 有在线状态,隐身或下线的用户是不想被打扰的,在线的人一般也不会找头像「灰掉」的朋友聊天,所以离线 Push 功能形同虚设。QQ 曾经在一个大版本中尝试过去掉在线状态,改为所有用户头像全亮,结果立马遭来海量差评,AppStore 评分瞬间从 4 星跌到 1 星,上架当天晚上就紧急回滚,项目组被全公司、全行业都嘲笑了一番。
在这种背景下,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微信的崛起,于是:
2012年3月,微信达到 1 亿注册用户,此时距微信诞生仅 433 天
2012年5月,微信推出“朋友圈”
2012年8月,张小龙在内部发表演讲《微信背后的产品观》,全公司封神
2012年9月,微信达到 2 亿注册用户
2013年1月,微信达到 3 亿注册用户,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的通信软件
还有一则趣事:网页版微信上线的时候,URL 取为 next.qq.com,引起公司轩然大波,微信团队立即改为了 wx.qq.com。据说因为此事,小马哥还专门拉着小龙与公司高管们吃了个饭,进行解释。
QQ 自然是坐不住了。
那时候,我们内部聊的最多的话题是:微信什么时候会替代 QQ,干掉我们。
03、交出去了
2013 年初,腾讯进行了历史上第二次全面组织架构调整,将 BU 制(Business Unit)改为事业部制(Business Group)。其中很大一个目的,就是为了解决手机 QQ 和 PC QQ 分属不同 BU,导致无法协同的问题。
我们团队和 PC QQ 团队合并进了社交网络事业群 SNG(Social Network Group),同时合并的,还有各平台的 Qzone 团队,以及当时的朋友网。
组织架构一动,一系列的人员调整自不用提,我作为一个小 PM,感觉受到的影响还好。
谁知没过几周,突然通知我们去深圳总部出差,与深圳另一个团队一起进行为期 2 个月的「封闭开发」。封闭开发之后,我们回到北京,被告知说,Android QQ 交给深圳团队,北京不用搞了。
就这样,我被迫与我的第一个产品 Say Goodbye。接下来,北京团队接了个边缘业务:iPad QQ。我也在纠结几个月之后,完成了职场中的第一次跳槽。
感恩
现在回想起来,这段经历虽然坎坷,但收获满满。让我一个新手去迭代日活千万的产品,真是幸运无比。
感谢腾讯,感谢我的导师 少勤,感谢团队内的前辈 Rainy、Austin。
感谢我经历的第一款产品 —— 手机 QQ。